IMD 模具設計及產品成型要點作為國際上流行的模具制造新工藝,IMD 模具在國內的發展也越來越迅速。就東莞地區而言,我本人覺得上規模,技術成熟及品質優良的廠家還是比較少;各廠家之間的技術交流幾乎沒有,各自對自己的技術保密,從發展過程來說基本處于探索階段。 IMD 模具的核心技術主要就是片材的制造工藝,它掌握在日本、德國的幾個大型企業里。像關鍵的耐高溫油墨、耐磨、超透明的涂料還是主要依賴進口。本人也是剛剛接觸IMD 模具,有了一些設計方面的心得,有的地方可能不是很正確,歡迎行業內的人士批評指正。一、簡介: 1、 IMD有兩大類,即IMLIMD,習慣上統稱為IMD。 IMD(即In-Mould-Decoration) 有兩種分類:其一是IMD,它是指是把一個絲印有圖案的FILM放到塑膠模具里進行注塑。此FLIM大致可分為三層,基材(一般為PET)--- INK(油墨)---耐磨材料(多為一種特殊的膠). 當注塑完成后,Film和塑膠融為一體,耐磨材料在最外面。在手機顯示屏多采用這種工藝,塑膠材料多為PC, PMMA, PBT等,它主要有耐磨和耐刮傷的作用。因PC厚,只可用絲網印,所以效果較粗糙。還有一種叫IML(IN-MOUld-Label)技術,和IMD大致相同,只是注塑后flim就像沖壓的料帶一樣拉出,只是將印刷圖案轉印到塑膠件上,又稱模內轉印。 Flim一般是PET料,很像放電影時的膠片,又叫鏈子(FOIL);PET薄,可用膠版印,很細膩,尤其電鍍和透明,金屬及表面細膩紋理都很好。 IMD片材圖片 IML的Foil圖片:二、流程 1、片材制程 2、產品生產流程 3、詳細的生產流程如下(實戰經驗,獨家奉獻):裁大料—〉熱定型—〉裁小料—〉沖孔定位—〉印刷—〉固化—〉半成品檢查—〉貼保護膜—〉點眼—〉沖切—〉成型—〉注塑—〉在線檢驗—〉貼保護膜—〉修澆口—〉半成品檢驗—〉背膠—〉成品檢驗—〉貼保護膜—〉成品包裝注:上述為最全面的工序;當然,簡單的產品只會用到其中部分的工序!三、IMD模具設計及成型要點 1、模具縮水率問題一般ABS、PMMA的縮水為0.5%,如做IMD模具,因產品表面要覆蓋一層PET薄膜,顯然兩者的熱收縮率不同。按本人的經驗,IMD模具模具啤出的產品其縮水較普通模具小些,取0.3% 比較合適。因為,注塑時塑膠底材被片材包裹,對塑膠的收縮起到了阻礙的作用。 2、片材問題片材是IMD模具成敗的關鍵;也是最為復雜的問題。下面分幾項進行分析: a、材質、油墨一般片材的材質為PET,也有PC、PMMA的片材。但PET的成型及加工都較優良。表面光澤度、耐磨性也達到客戶要求,因此被廣泛應用材質。厚0.125mm的PET片材為最熱賣的片材之一。油墨,為印刷的原料,要求耐磨、耐高溫、調配、絲印作業方便。 b、預制片材(裁剪、熱成型)一般的工藝流程為:片材選擇---〉印刷(工具:菲林,絲移印機;要點:油墨選擇,片材定位) ---〉貼保護膜 ---〉外形沖裁(工具:刀模;要點:片材定位) ---〉貼保護膜 ---〉熱定型(工具:熱定型機;要點:溫度控制) ---〉貼保護膜在熱定型環節,溫度控制很重要,掌握不好,容易使片材變形,報廢率高。熱定型機的上、下模都有加熱板,在工作期間保持恒定的溫度。移動式加熱板在放入片材后,移到片材頂部對片材進行預熱,使其變軟,才可合模進行熱定型處理! c、片材與型腔的配合片材尺寸要比最終的部件尺寸小一點點。--------最重要的原則!!!一般情況下,建議:片材的尺寸要比部件尺寸單邊小0.02至0.03mm 這樣,片材置入型腔內是才容易,才能完全伸展開來。
上一篇:模具設計培訓:數控車削在進行加工時該如何確定進給路線?
下一篇:模具設計培訓:塑膠模具設計的需要考慮哪些結構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