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常用行位機構類型
對有側向分型、抽芯的機構統稱行位機構。行位機構類型較多,分類方法多種多樣。
根據各類行位結構的使用特點,常用行位機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類:
(1)前模行位機構 (2)后模行位機構 (3)內行位機構 (4)哈呋模機構
(5)斜頂、擺桿機構 (6)液壓(氣壓)行位機構

2.行位設計要求
(1)行位機構的各組件應有合理的加工工藝性,尤其是成型部位。一般要求:
a.盡量避免出現行位夾線。若不可避免,夾線位置應位于膠件不明顯的位置,且夾線長度盡量短小,同時應盡量采用組合結構,使行位夾線部位與型腔可一起加工。
b.為了便于加工,成型部位與滑動部分盡量做成組合形式。如圖7.2.2所示。
(2)行位機構的組件及其裝配部位應保證足夠的強度、剛度。
行位機構一般依據經驗設計,也可進行簡化計算(計算參閱第五章5.3節),為保證足夠的強度、剛度,一般情況采用:
A.結構尺寸最大。在空間位置可滿足的情況下,行位組件采用最大結構尺寸
B .優化設計結構。例如以下幾種情況
1)對較長行位針末端定位,避免行位針彎曲,如圖7.2.3
2)加大斜頂的斷面尺寸,減小斜頂的導滑斜度,避免斜頂桿彎曲,在膠件結構空間“D”允許的情況下,加大斜頂的斷面尺寸“a”“b”,尤其是尺寸“b”,同時,在滿足側抽芯的前提下,減小角度“A”,避免斜頂在側向力的作用下桿部彎曲。
3)改變鏟雞的結構,增強裝配部位
的強度。
4)增加鎖緊,提高鏟雞的強度。